芦洲区,旧称“鹭洲”,位于台湾新北市北部偏西,台北盆地的西北侧,淡水河下游左岸,全境地势低平,为一低洼平坦的泛滥平原及河岸沙洲所构成。其与台北市以淡水河相隔,为台北都会区的卫星城市之一。辖区面积约为7.4351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9.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万6千多人,是台湾人口密度第二高的乡镇市区。区鸟为白鹭鸶,特色植物为芦 …芦洲区,旧称“鹭洲”,位于台湾新北市北部偏西,台北盆地的西北侧,淡水河下游左岸,全境地势低平,为一低洼平坦的泛滥平原及河岸沙洲所构成。其与台北市以淡水河相隔,为台北都会区的卫星城市之一。辖区面积约为7.4351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9.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万6千多人,是台湾人口密度第二高的乡镇市区。区鸟为白鹭鸶,特色植物为芦苇。 早期芦洲区居新庄街与八里坌的中点,成为商人移民落脚处,约在1850年代后形成街市。日治时期的经济产业主要为农业,种植桶柑、蔬菜,曾有“柑橘王国”的美誉,也是北台湾重要的蔬菜供应区之一。战后初期延续原本的产业发展,直到1980年代后随防洪计划的实施,取消对洪水平原的限制,加上邻近的三重区与台北市发展逐渐饱和,促使芦洲转型成为工商业发达的卫星城市。在台北捷运中和新芦线开通后,也使芦洲区与台北市的关系更为密切。观光方面,有涌莲寺、芦洲李宅、徐汇广场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