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这位90后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致力于鱼类寄生虫与宿主的协同进化领域相关研究。2022年,张东以第十批援藏干部的身份前往西藏大学挂职。他选择从兰州大学来到了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开启了他科研生涯的新篇章。
热带雨林的绞杀植物大多是榕树,它们的种子多被鸟或别的动物带到棕榈树、铁杉树等易于榕树生长的树干上,等到发芽后其起初以卷须附生于支柱植物,随后长出气生的网状根系紧紧包围树干并向下扩展,直到伸入地面下变为正常根系。
HPV 宿主细胞是指能够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并在其中进行复制、繁殖等生命活动的细胞,包括上皮细胞、黏膜细胞等。HPV 宿主细胞的特性、感染机制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上皮细胞:这是 HPV 常见的宿主细胞类型之一。例如,宫颈上皮细胞、皮肤的表皮细胞等。HPV 可以通过微小的损伤进入这些细胞,并在其中进行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好书推荐!《动物行为实验指南》电子版pdf,网盘发货《动物行为实验指南》共674页,涵盖了常见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和斑马鱼,详细描述了每一种行为测试的实验设计、测试设备、实验流程、评估指标、预期结果、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数据分析、模型应用与局限性 ...
2024年12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华斌教授团队于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发表了题为“Dampened TLR2-mediated inflammatory signaling in ...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人肠道防御素HD5通过促进志贺菌吸附和入侵的分子机制,破解了志贺菌缺乏传统吸附装置却能在人体肠道中高效特异入侵的“难解之谜”;鉴定出P2Y11为HD5的功能性受体,填补了肠道防御素特异性受体研究的空白;探索出一套宿主-病原体互作多组学 ...
为解决这个问题,Vamsee Mallajosyula 和同事分析了同卵双胞胎、接种了疫苗的婴儿和小鼠模型中的抗体反应,发现流感亚型偏向主要由宿主基因所驱动 ...
宿主免疫反应和组成微生物群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平衡和所有病理环境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作者使用多组学空间方法来解剖和表征肠道炎症小鼠模型中的宿主和微生物组。
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与病原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主体,携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中日友好医院 及 北京师范大学 四家高校、科研和医疗机构联合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