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层面来说,立陶宛长期以来都紧紧跟随美国的步伐,堪称美国在欧洲的“忠实盟友”。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挑起争端,试图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自然成为美国的“眼中钉”。
格伦瓦尔德之战是条顿骑士团与波兰立陶宛联盟之间长期对抗的一个关键事件,虽然该战役并未结束两者之间的冲突,但它确立了波兰立陶宛联盟的地位,并削弱了条顿骑士团的实力。
立陶宛虽然是一个欧洲小国,但却非常善于添乱。当初欧盟选择诬告中国,就是为了立陶宛,可现在欧盟似不愿继续给其出头了。
在给中国泼脏水这个事儿上,立陶宛已经到了疯魔的程度。 立陶宛和中国的关系近年来异常紧张,尤其是立陶宛为了博得美国的关注,不惜与台湾地区的民进党当局展开互动。 这一举动激怒了中方,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2021年,立陶宛决定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允许台湾设立所谓的“代表处”。此举激怒了中国,直接升级了外交纷争,导致中立关系降至冰点。可以说,立陶宛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是主动挑事的一方,而欧盟此时介入,多少有点被动站队的意味。
(布鲁塞尔1日综合电)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对中国贸易胁迫立陶宛的争端解决诉讼,在重启3日后又申请暂停。欧盟发言人表示,这是因为中国与立陶宛贸易关系有所改善,欧盟需要持续评估本案并将与立陶宛政府共商后续决定。欧盟执委会(EU)针对中国在20 ...
欧盟2022年就中国对立陶宛采取经济胁迫向世贸提出诉讼,但在2024年1月决定暂停诉讼,这引发了长达一年的游说潮。欧盟成员国纷纷施压布鲁塞尔,要求不要放弃案件,担心这会开创一个不好的先例。
2022年初,欧盟替立陶宛出头,诬告中国针对其成员国采取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中方当时则明确表示,中方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两年后的2024年1月底,欧盟以“技术原因”暂停了与中国的WTO诉讼程序。
在中国外交部大楼里,有专门负责中立关系的外交官,体现了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的原则。然而,当前中立关系存在困难。1991年9月14日,中立正式建交,中国成为立陶宛宣布恢复独立后最早与其建交的国家之一。此后,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两国人民 ...
“柯尼斯堡”这个名称已经成为了历史,对于不了解东普鲁士的人而言鲜有人听说过。这个地名更多与“条顿骑士团”和大思想家康德联系到一起。这块东普鲁士的故土因为二战德国战败而被割让给了苏联,后被当代俄罗斯所继承,命名为“加里宁格勒”。造化弄人,这块本来不属于俄国人的土地,成为了一块隔绝于本土之外的飞地。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报导,立陶宛三军司令瓦伊克斯诺拉斯(Raimundas Vaikšnoras)在受访时表示,立陶宛应考虑向乌克兰派遣部队,作为维和任务的一部分。瓦伊克斯诺拉斯指出,“至于立陶宛是否可以这样做——是的,我们可能会考虑。我们会进行讨论,我认为我们也应该为欧洲的稳定承担责任”。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呼吁欧盟委员会继续对中国涉嫌针对立陶宛的胁迫活动进行国际贸易调查。瑙塞达发表评论前,彭博社周五报导称欧盟正考虑放弃目前暂停的世贸组织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