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医疗时代,EGFR突变与PD-L1高表达这两个标志物的相遇,犹如打开潘多拉魔盒。数据显示,中国约4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携带EGFR敏感突变,其中约30%同时存在PD-L1高表达(TPS≥50%)。这种双重特征群体正面临治疗选择的困境:靶向药可能遭遇原发耐药,免疫治疗有效率近乎归零,而联合方案又面临致命毒性。2023年ASCO年会披露,这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2.8%,远低于单纯EGFR突变 ...
阻断 CSC 对 CD8 + T 细胞的抑制作用,如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 PD-1/PD-L1 抗体)和靶向 CSC 分泌的抑制因子(TGF-β 抑制剂),可促进 CD8 + T 细胞活性。采用联合治疗策略,如 CSC 靶向治疗与 T 细胞免疫激活相结合,同时清除 CSC 并增强免疫反应,包括使用 IDO ...
更颠覆认知的是,被称为"脂肪燃烧酶"的CPT1A竟藏着第二重身份——它能像分子剪刀般将PD-L1送入溶酶体销毁。当研究者给小鼠注射降脂药苯扎贝特(Bezafibrate)激活CPT1A时,肿瘤体积在21天内缩小82%,联合CTLA-4抗体后甚至实现完 ...
特别是外周组织中活化的CD8+T细胞、CD4+T细胞和B细胞中[2]。PD-1有两个结合配体,PD-L1(B7-H1或CD274)和PDL2(B7-DC或CD273)。PD-L1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巨 ...
本研究揭示了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感染过程中PD-L1的调控机制,为开发疫苗提供新思路。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殖系统损害,如盆腔炎、异位妊娠和不孕等。该病原体感染后,自然适应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