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空气质量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的健康影响。在全球范围内,PM2.5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治理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启动的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便聚焦于这一关键科学领域。
1、什么是PM2.5?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是指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些颗粒细小,只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 ...
大气细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以下简称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基于全球六大洲、24个国家的652个城市12亿人口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
研究团队供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以下简称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开展的一系列新研究,系统揭示了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关键毒性组分、来源及人体内暴露情况,为未来毒性组分引导的源头精准控制提供了支撑。
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和可入肺颗粒物( PM2.5)的含量是衡量空气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聚光科技结合多年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的开发经验以及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开发了 PMS200系列小 ...
上海今天(1月26日)公布了2024年的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上海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8.5%,同比上升0.8%;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8.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按2024年AQI优良率排名,崇明区最高(90.8%), ...
1月22日,我国多地出现了空气重度污染,涉及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山东、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地区,农历新年将至,在一个干净清新的环境中度过新春佳节是每个人的愿望,PM2.5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临近春节,空气污染问题往往更为突出,这与节日期间的特殊活动密切相关。首先,烟花爆竹的燃放是春节期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这 ...
深化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迭代升级“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推进巢湖综合治理“五大工程”,打造城湖共生示范工程,实现水质稳定向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3%以上,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完成14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覆盖,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以下简称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PM2.5毒理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全面揭示了大气细颗粒物对健康的核心危害机制。
在不少市民的传统印象中,坐拥红瓦绿树城市基底的市南区,应该是PM2.5、PM10等污染物最少的常年“优等生”。不过,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崂山区延续着“十四五”以来的强劲势头,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4年,该区PM2.5、PM10浓度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同比分别改善14.8%、20%。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5年春节期间(1月28日-2月4日),广州市空气质量每日优良,PM2.5日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较去年春节期间下降22.9%,圆满完成烟花要放好,空气质量也要管好的目标,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让市民游客度 ...
时有时无。 从没有,空气质量较好。 2.你相信鼻孔插过滤嘴防PM2.5吗?(此问必选) 相信,亲自试验感觉能防。 相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