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民谣民谣即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由于要同大自然做斗争,有时需要集体劳作,便产生了最早的民歌——劳动号子。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丰富,其社会 ...
江晓春介绍,这个家谱传到上个世纪50年代已有六十四代,但慢慢散佚,村里老人都不会了,于是他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把这个散落在民间的家谱复原,把老祖先的名字一个一个地重新拾了回来。
在广西的山水间,歌声随着春风再次响起,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和情感。近日,新华社记者陆波岸在《新华每日电讯》“新华走笔”专栏中撰写的文章,唤醒了许多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记忆,令我们对这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民间艺术形式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与敬畏。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儿歌是童年独特的BGM,收藏着每个人的童心。当熟悉的旋律响起,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带我们重返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岁月的传唱中,每个年代的儿歌都有其独特韵味,简洁明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60后 ...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马山县流传甚广的一种歌谣。长期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三月三歌圩、红白喜事等,三声部民歌常常以其众人组合、乐调激扬、多声部和声的独特魅力,令人叫绝。据学者推断,这种歌谣最早出现在唐宋,盛行于明清。它所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对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1 天
春分,唱响春天的歌谣
春日的清晨,只要我看见父亲房间水瓶里插着一枝杏花,就知道春分节气到了。
铜鼓声声,山歌飞扬。3月28日,由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承办的2025年“广西三月三·河池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河池市职业教育集团分会场在两校举行。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马山县流传甚广的一种歌谣。长期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三月三歌圩、红白喜事等,三声部民歌常常以其众人组合、乐调激扬、多声部和声的独特魅力,令人叫绝。据学者推断,这种歌谣最早出现在唐宋,盛行于明清。它所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对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对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歌颂,是千百年来人民生产生活和文化智慧的结晶。
橙友龚大伯反映:我在艮山桥南侧人行通道边看到一块石刻,其中有句歌谣“坝子门外茧担儿”。我又在贴沙河边的玻璃喷绘、河罕上党群驿站内的滚动视频、河罕上78号运河边一个金属铭文上看到“坝子门外丝篮儿”,《杭州志》上找也是“坝子门外丝篮儿”。到底哪个正确?大 ...
3月21日,“满陇双绝·非遗共茗”2025春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满觉陇村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由西湖街道满觉陇村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