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茶园小屯镇小屯社区坐落于贞丰县西北部,这里拥有秀美怡人的自然风光、星罗棋布的生态茶园、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更有古法造纸“活化石”——皮纸制作非遗技艺,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小屯社区国土面积4.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辖11个自然村寨 ...
小屯社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皮纸制作、布依族蓝靛染等非遗技艺代代流传。
活动内容:通过走东林寺三桥——“福”桥、“禄”桥和“寿”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和美好祝愿。 活动地点:人民路360号(二楼炫彩运动房) 活动内容:现场设有掷飞镖、投壶、扔沙包等传统民俗游戏,找寻昔日的快乐记忆。 参与方式:自行前往 5.
2月4日正月初七,芜湖市春节期间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三山经开区专场走进商业综合体——星悦广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整场活动涵盖文艺展演、非遗市集、龙灯巡游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展演,为市民献上了一场传统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
文化大家看 on MSN1 天
元宵夜的“亮壳子”
祖母早早在红皮纸上写好一个繁体“燈”字,用细篾条织一个镂空圆柱形竹笼,外壳糊上一层薄如蝉翼软如绸缎的红皮纸,防止风声走漏了壳子里的光亮。
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据了解,农历正月十五“张灯”的习俗可追溯至汉代。汉武帝在上元日设坛祭祀,终夜点灯照明,而后民间纷纷效仿。唐代花灯更是大放异彩,赏灯活动规模浩大,盛极一时。
春节的脚步即将临近,热闹的节日气氛已经遍布每一个角落。许多人都在策划着家庭聚会、出游庆祝的同时,也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保主题——垃圾分类。2024年2月4日,昆阳镇的坡南街迎来了大批游客,昆阳镇环卫所与妇联联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呼吁大家在享受春节乐趣时,别忘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绿色的家园。
今年67岁的王安学,从20岁起就沿袭祖辈传下来的手工扎灯笼手艺,逢年过节做灯笼,他已坚持40多年。“按分工,他主要做靡子及收尾的活,我负责编织,快的时候一天最多能做25个成品灯笼。”王安学的妻子王粉团说。 在传承中创新,近年来,手艺人们在传统“星星灯”“火轱辘”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大号和特大号竹编灯笼,在城乡各处凝聚节日喜庆氛围。一片竹林,一把篾刀,手艺人们用心编织着“年”的模样,也让非遗竹编灯笼 ...
花灯,起源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千百年来,这一传统艺术随着岁月流转写下时代的注脚,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各式各样的花灯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鲤鱼灯形体小巧,头尾活动,舞灯时表演者穿着统一,用脚尖走碎步,观众只见鲤鱼灯轻盈游动,栩栩如生,似鲤鱼又不拘泥于鲤鱼,以神胜形。同时伴以民间唢呐曲牌和打击乐,气氛十分热烈。” “鲤鱼仔就要来啦,快准备鞭炮和红包,快快快!”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元宵,吉安县固江镇的大人小孩每晚都在热切地盼望鲤鱼灯来自己家拜年庆贺,年年如此。 鲤鱼灯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既有灯的韵味,又有舞的风姿,舞起来场面十分热烈。这种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