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它首次在三峡库区的一处长江江心沙滩上被人们发现,第二年被正式命名为丰都车前,然而就在它被发现的第三年,它的自然栖息地整个被水利工程所淹没,野生植株数量也越来越少。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副研究员刘冬平说,朱鹮一直被认为是短途扩散鸟类,此前能证实的连续飞行距离仅约40公里。然而,162号朱鹮却连续飞行近200公里,还展现出精准的跨海导航能力。这一突破为朱鹮东部迁徙种群的重建带来了新希望。
近日,南京明城墙的一处墙缝中发现了8棵珍稀植物,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植物并非普通的树木,而是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的水杉。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也为水杉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探究地形与风如何影响积雪覆盖模式以及对阿德利企鹅(Adélie penguin)种群的影响,研究人员结合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和 30 多年的气象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发现积雪积累对企鹅不利,该研究为企鹅种群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在印度,棉花受多种节肢动物害虫侵害,造成产量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印度中部三种棉花品种上害虫和天敌的季节性种群趋势及相对发生情况。结果发现不同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不同,且品种对害虫的耐受性有差异。该研究对棉花害虫管理意义重大。
3 天
一点资讯 on MSN120年的保护努力获得回报:黄石野牛现已成为一个超级群体根据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最新研究,黄石公园的野牛现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基因健康的杂交群。这标志着与之前研究的重大转变,并将指导未来的保护工作。黄石野牛最初由两个不同的群组成,研究人员现在认为应该将其作为单一的杂交种群进行管理。
2 天
人民网 on MSN湖北宜昌一工地现大规模淡色崖沙燕繁殖种群4月2日,成群淡色崖沙燕在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一工地筑巢繁殖,场面壮观。在该工地一面挖出的沙质“崖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淡色崖沙燕的巢穴。淡色崖沙燕是国家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成鸟喜捕食蚊蝇等害虫,是长江生态链中的“害虫防控专家”。中新 ...
新华网广州4月1日电(李幸子)近日,广东清远长隆森林王国传来喜讯——国内最大的白颊长臂猿迁地保育种群成功迎来一只健康的新生宝宝。在长隆保育团队的精心守护下,猿宝宝顺利诞生并成功吃上“猴生第一口母乳”,目前母子状态平稳,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育工作再添里程 ...
潇湘晨报 on MSN6 天
石嘴山越冬灰鹤种群数量逐年增长3月28日,东北林业大学刘振生教授团队向记者介绍,经过6个月不间断调查,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间,至少有6960只灰鹤在石嘴山市境内越冬——这一数字是10年前该市首次观测记录灰鹤数量的130倍左右。 “灰鹤属于大型涉禽,是环境变化的指示物 ...
在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的支持和参与下,我们通过严谨的科学数据,不仅确保每一项防控措施都落到实处,还能为朱鹮种群的健康重建提供有力保障。我们期待未来双方有更多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朱鹮保护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说起浙江农林大学“践生态文明 护 ...
当下已到麋鹿产仔季。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5年人工监测到的首头麋鹿宝宝平稳降生。小麋鹿的到来,为大丰这片自然生态宝地再添新生力量。
1 天
人民网生态频道 on MSN保护野生动物 促进经济发展中缅灰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轩岗乡有分布。“小时候我在山上放牛时经常看见这种‘灰猴’。它们不破坏庄稼,还会在树上观察人。”多年后杨开所返乡,发现山上很难再寻觅到“灰猴”的踪影。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