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作为渝哈卫生健康交流合作首批援疆医疗队成员,李醇文医生不仅投身一线救治,更致力于“造血式”帮扶。在哈密期间,他协助该院建立了首个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将呼吸力学监测、精准机械通气、经皮气管切开术等技术手把手教给当地医护。半年来,这支“带 ...
急诊医学科负责人陆志远迅速查看各项检查结果,当机立断,指示急诊ECMO小组即刻启动VA-ECMO进行心肺辅助治疗,为胡先生的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与生机。
在短短的不到12小时内,急诊EICU团体成功施救三名重症患者,充分展示了现代医学技术的神奇和ECMO(体外膜氧合)治疗的力量。 生命在绝境中绽放 ...
有人提出,人工肺ECOMO可以拯救重症新冠患者。新州急诊科医生给大家讲讲ECMO 怎么工作的。(点击封面图片,收听完整采访) 新州新冠疫情再起 ...
刘先生,45岁,原本生活无忧。不幸的是,他感染了甲型流感,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短短两天,他的肺部就因感染进展为“大白肺”,并伴随气胸、皮下气肿等症状出现,生命徘徊在危险边缘。这样的病情,让不少家庭陷入绝望。如何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寻找生的希望呢?
13岁男孩心脏突然骤停,老师、120急救人员、当地医护接力心脏按压4小时,仍无法帮他重启心跳。生命危急关头,医护人员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撑了26天,虽稳住了孩子的心跳,但一直昏迷。武汉亚心总医院当即派出救援直升机,跨越790公里,从江苏南通将男孩接回武汉救治。经过60多天的层层闯关,男孩迎来了新生,目前他已能自己举手,下一步将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救援直升机飞越790公里 ...
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信河院区抢救室,老张的情况愈加严峻。急诊科副主任吕望指挥团队迅速展开一系列有效措施,但老张的心脏始终未能恢复自主心跳。常规的复苏手段屡屡无效,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危急之时,吕主任决定启用“救命神器”——ECMO(人工肺)。这决定为即将到来的紧张局势增添了一丝希望。
经过两个多月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在市一院副院长(挂职)、重症医学首席专家刘松桥以及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言理的带领下,重症医学科成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将一名危重甲流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谱写了一曲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赞歌。
为探究全身炎症反应进展与 VA-ECMO 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显示,炎症轨迹不佳患者死亡率更高,IL-6 与死亡风险相关性最强。该研究为优化 VA-ECMO 患者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静脉 - 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
“抢救室有名中年男子心肺骤停,有ECMO指征,已征得家属同意,请立即赶来!”当晚7点多,酒席吃到一半,急诊科主任吕兰突然接到急诊科值班医生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焦急的声音。 据悉,患者今年40岁,这段时间出现感冒症状,医生判断应该是心肺骤停。当时患者送医后,急诊科值班医生立即对他进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静推肾上腺素、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系列抢救措施,但是由于病情严重,经评估后,还 ...
本研究针对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的高死亡率问题,由杭州第一人民医院等机构联合开发了AI模型eCMoML。通过分析25项易获取临床指标,采用随机森林(RF)等10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在训练和验证队列中AUROC达0.93-1.00,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研究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