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迪安诊断合作开展的公共数据荟萃分析研究《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potential common biomarkers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
针对中国 8771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臀围较大的患者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高血脂)风险较低。 说人话就是,在正常体重组中,臀围增加与更优的血脂和血压指标相关。 [6] ...
在床上躺着看手机,在“脖子耷拉过度、身子不自然弯曲、颈部越来越前倾”的状态下,会使颈部肌肉不断向前拉伸,导致颈部处于慢性充血状态,容易压迫颈动脉造成颈椎病。
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 2024数据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感染仍是临床实践中亟需解决的困境与挑战,目前我国治疗CRO药物可及性较差,故对绝大部分CRO均有疗效的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重新得到重视。
重症肺炎易合并ARDS、脓毒性休克,甚至MODS,情况通常比较危急。重症肺炎导致严重的脓毒症主要是由于感染造成了宿主免疫反应失调,进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在重症肺炎临床管理中,要早识别,早期经验性抗感染,快速确定感染病原体、尽快转向精准抗感染;同 ...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多数中国人在23点至凌晨1点才进入梦乡,超50%职场青年每天凌晨12点后还未入眠,甚至13%的人熬夜到凌晨2点。熬夜晚睡、睡眠不足,让周末补觉成为许多人“回血”的期待。周末补觉,真的能够“回血”么?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对身体最好?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然而,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最佳的运动时段——运动的黄金时间出炉!选择这个时间段去运动,可以让你的健身效果事半功倍!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39健康网(ID:health39net)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强烈建议:成年人每周应累计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道理都懂,可实践起来......忙工作,忙 ...
近日,阜外医院华伟等研究发现,维持最佳的心血管健康状态,尤其是控制体重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可预防心脏传导障碍,包括需要植入起搏器的严重传导阻滞以及左束支或分支阻滞。 Association of Life's Essential 8 and Incident Cardiac Conduction Disorder: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Eur J Prev ...
为探究乳腺癌脑转移(BCBMs)治疗策略变化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意大利和法国多家机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仅 HR-/HER2 + 患者总生存期改善。该研究对优化治疗、评估预后意义重大,值得科研读者一读。
在探寻抑郁症发病机制的道路上,科学家们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线粒体,这个细胞中的 “能量工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神经毒性、神经可塑性受损、炎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状况,而这些都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研究显示, 每天走大约8000步最为理想。 这种强度和数量的步行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还能有效减轻关节负担。然而, 当步数超过8000步时,对关节的益处将不会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