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书斋,是中国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在这里创作。同时,他们也将书斋看成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书斋命名、为书斋题写对联,以此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勉励自我。
题图:作家苗炜的书房所有的藏书家都抱着一个期待,要在他辛苦多年,把生活问题解决之后,便摆脱一切俗务,把自己关到图书室中去,每日用充分的时间,来发掘那无穷的宝库。——钱歌川《藏书与读书》我的图书室是充满学问的,尽管它属于一个没学问的人。——France ...
当日,历经150天精心修缮的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书斋以全新面貌向公众重新开放。此次修复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 “饮冰室”是梁启超的故居书斋,建于1924年。书斋分为两层,首层为书房,二楼为卧室和会客室,是 梁启超 ...
在东奔西突的慌张氛围之下,要找到精神的宁静和愉悦并非易事。对耿介耳而言,这条路径在书斋,“回到书斋,所关乎的是本心,是天人的感通,是精神与自然的互融,是内在的超越,是生命的快慰”。 荆山房 耿介耳有一方闲章曰“近溪荆山”。 他的家居 ...
4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近代学者走出书斋的求索之旅作者王锐在剖析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意识时,展现出独特的学术探索方向:将救亡叙事从政治史框架中剥离,还原为思想与学术的自我更新过程;他在书中揭示出传统学术资源在近代危机中的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10 天
人民网 on MSN书斋津门开4月4日,历经150天修缮的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书斋以全新面貌重新开放。
11 天
文化大家看 on MSN历经150天修缮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重新开放为庆祝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一场融合历史叙事与现代科技的沉浸式灯光音乐分享会于4月3日晚举行。梁启超孙女、梁思达之女梁忆冰,梁启超孙女、梁思礼之女梁红受邀出席。两位梁氏后人讲述了祖父和父辈们言行教导的种种细节,以及对“饮冰室”的点滴回忆,让在 ...
如今的草书创作亟需从书斋中走出,回归于生活与自然之中。草书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真正的动力在于抓住生活每一个瞬间的感动与顿悟。在山河湖泊、风和云雾间,去感知草书与自然的联动。
潇湘晨报 on MSN11 天
150天后梁启超纪念馆重新开放今日至6日开放夜游活动内容提要:昨日,梁启超纪念馆院内满眼新叶,海棠正盛。经过150天的修缮,纪念馆饮冰室书斋重新亮相。当晚,“执着的告白——梁启超纪念馆灯光音乐分享开馆仪式”举行,以一场融合了历史叙事与现代科技的沉浸式演艺,宣布饮冰室将以新的面貌迎接市民游客。
4月4日,历经150天精心修缮的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书斋以全新面貌向公众重新开放。此次修复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饮冰室”是梁启超的故居书斋,建于1924年。图为当日,游客准备进入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