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反映40载上下求索:长城站长期稳定运行18类35套观监测设备,积累超4.7万GB的观测项目数据;发布并命名40多个新细菌种类;多次与各国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调查合作,组织召开多场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为地球“冷源”,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灵敏的“指示器”,对生态环境有显著影响。具体有何影响?其中的机制是怎样的?探明这些问题需要以长期观测和海量数据为支撑。
10 小时
人民资讯 on MSN建站40年,一起看南极长城站的“成绩单”10座大型永久建筑,约4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夏季能容纳约50人考察,冬季可供约20人越冬旷古冰原上中国的首座极地科学考察站,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数据反映40载上下求索:长城站长期稳定运行18类35套观监测设备。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