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先民“仰观俯察”的寒食、清明节,在历史的时空里,曾经按照各自的轨迹长期滋润着中国文化的热土。但由于二者天然的兼融特征,于是自 ...
鲁迅说这种服散的风气直到隋唐时还盛行不衰,他考证到唐代有“解散方”,就是解“寒食散”的药方,可以证明那时还有人吃,并指出“唐以后就没有人吃,其原因尚未详”。
在冬季,食用一些温暖脾胃、滋补身体的食物,能够帮助中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寒食中老年人尽量少吃,可 ...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指唐诗、国诗、传统诗。唐代,是国诗炉火纯青的时代,也是做官凭科举考试非常严格的时代。但是凭一首诗做官,而且流芳千古,大有人在,如韩翃。 据《太平广记》载,唐德宗李适(音:适读阔。古之适非適,適简体为适。適非适,适不通適。)时期,河南南阳诗人韩翃(生卒年不详),写了许多好诗,流布四方,其中《寒食》之诗流传最广,居然流进了皇帝的耳朵里。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