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陈森 报道 近日,农发行云南祥云县支行投放7100万元贷款,用于支持祥云县德苴旱区农村供水提升改造项目。
人参果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瘠薄、抗寒冷、抗盐碱,是一种生态适应性较强的草本植物。2007年,民勤县引入人参果,重点以日光温室种植方式为主,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示范和逐步发展,现生产规模达到2.1万亩,占全国设施种植规模的30%以上,成为全县日光温室生 ...
关于英语科目,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英语一和英语二是公共必考科目之一,其命题是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负责的,因此从理论上讲各个城市的试卷难度是一样的,并不存在所谓的“水区”或“旱区”。
人参果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瘠薄、抗寒冷、抗盐碱,是一种生态适应性较强的草本植物。2007年,民勤县引入人参果,重点以日光温室种植方式为主,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示范和逐步发展,现生产规模达到2.1万亩,占全国设施种植规模的30%以上,成为全县日光温室生产的主导品种,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春意渐浓,这几天在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有机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科研人员已开始着手安排布置今年的春耕春播工作。 面对去年持续干旱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及目前已出现的旱象,全国人大代表、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娟玲时刻提醒着团队成员,今年必须密切关注长期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应对干旱的准备。 2月18日,当科技日报记者见到王娟玲时,她正与团队成员在示范基地及周边村镇开展生产调研 ...
2月18日,陕西省省长赵刚主持召开省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支持政策,强化科技赋能,聚力推动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副省长窦敬丽出席会议。
韩明堂提到的技术,是由王娟玲带领的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创新团队研发的“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抗旱保苗艺机一体化技术”。该技术是针对山西等地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经过多年研发形成的重要成果。该技术利用探墒装置将种子精准地播种到适墒土层,确保种子能发芽生长,尤其在中度、重度干旱年份可以实现无须等雨适时播种,展现出极高的实用价值。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多年,王娟玲始终关注着“三农”问题。2008年,她在全国率先提出将农业技术与机械作业相结合的“艺机一体化”生产模式,并建立起了有山旱区区域特色的“艺机一体化”技术体系,得到业界的认可和肯定。
在获悉德苴乡供水现状及该项目建设规划后,祥云县支行迅速行动,成立项目专班,积极主动对接当地政府,深入了解承贷主体的融资需求,专班人员认真梳理项目堵点难点,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时间节点及责任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张宗勤就是这项政策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之一,在“三项改革”机制下,他带领科研团队来到渭南市合阳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试验站,进行优良葡萄品种的引种和选育、开发配套栽培技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可复制推广的“合作社+”“三产+”等种植 ...
会议提出,今年示范区主要预期目标是: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新增各类科技研发及转化平台8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面积稳定在1.2亿亩、效益达到300亿元。生产总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 ...
新增2家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中亚旱区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中国—哈萨克斯坦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入选第四批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名单。此外,陕西新增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