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山西考察调研,为山西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锚定转型发展不松劲,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合力奏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全方位转型的奋进曲。
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2024年,我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约束性指标,将生态环境保护答卷写在碧水蓝天间。
智库文化学者杨兆波的诗文作品,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汾河的自然美景和故乡的风土人情。他的诗文作品中,多次描绘汾河的自然美景,展现了他对汾河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美景的眷恋。他的诗文作品中,多次描绘故乡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他对故乡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文化 ...
太原地铁1号线全长28.7公里,设站24座,全部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7座。线路起于汾河西岸片区,途经老城区、东山片区、北营片区,止于武宿片区,于主城区呈倒“L”型结构,沿太原传统的迎泽大街东西发展轴和太榆发展轴敷设,串联起下元、柳巷、朝阳街等多个商圈 ...
2月21日,清徐汾河二坝湿地,两只“呆萌”的赤麻鸭正在水中休憩。初春时节,两只以往少见的赤麻鸭现身汾河清徐段,它们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弋,时而觅食,时而休憩,为冬日的汾河增添了灵动之美。赤麻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 ...
2020年12月,随着2号线的开通运营,太原迈入“地铁时代”。四年后,太原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与2号线形成“力”字轨道交通网络架构。1号线共建有换乘站7座,其中在大南门站与2号线T型换乘,其他为预留换乘站,太原地铁由此进入“换乘时代”。
2月22日10时30分,经过多年研究设计和建设的太原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将与太原地铁2号线横向穿行构成“力”字型地铁线网骨架,成为穿越汾河东西及连接城市南北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2 天
来自MSN地理冷知识——汾河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头传统认为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现代考察认为在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 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三山环抱、一水中分,山西省太原市是一座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宋元时期就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民谚。由于长期承担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功能,产业畸重,生态破坏,太原一度山水失色。
本报太原2月20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近日,从万家寨水控集团传来消息,2024年,该集团各供水单位全年共完成供水总量12.94亿立方米,实现“四连涨”,再创历史新高,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水支撑水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其中,城镇供水3.19亿立方米,工业供水2.19亿立方米,农业灌溉2.23亿立方米,生态补水4.25亿立方米,生态基流1.08亿立方米。特别是中部引黄、东山供水、小浪底引黄等大水网工程实现 ...
原标题:太原汾河湿地公园:野生鸟类在水面尽情嬉戏 奏响春天乐章2月18日,正值雨水时节,太原汾河湿地公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河水潺潺流淌,冰消雪融,白鹭、红嘴鸥、白骨顶鸡等野生鸟类在水面尽情嬉戏,奏响了春天的乐章。(记者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