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起的“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活动”16日在北京揭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月背采样、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混合现实、生物制造、近零碳、实景三维、微核糖核酸等科技名词 ...
核心阅读 2024年,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80万辆,创下历史性新高;“一二五”工程的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链重点项目赛克科技、昊菱科技分别在年产值和年营收上破百亿元;累计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成为首个达成该 ...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颁发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名个人和14项成果获奖。对于获奖人来说,荣誉是沉甸甸的,它代表着赓续前行的又一个起点。
2025年是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之年。记者从14日在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25年我国将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加强科技布局和攻关,全面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 ...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
“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 ...
岁末年初,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盛事连连: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15颗卫星顺利升空;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联合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海内外顶尖科学家云集大湾区把脉科技大势 ...
从人工智能(AI)飞速发展、嫦娥六号首次带回月背珍贵样本,到猴痘病毒传播拉响警报、CAR-T疗法破解免疫性疾病难题,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在提出警示。 展望2025年,《自然》《科学》杂志于近日先后发布值得期待的科学 ...
这些在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被提及的重大成果,串起了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印迹。 前沿领域多点开花,重大工程刷新纪录。2024年,中国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高歌猛进、步履犹坚! “科技地基”更加牢固 ...
1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正式开工。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共布局10条束线和22个应用终端。本次开工建设的6条束线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负责,另外4条束线将在陕西西安建设,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