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交流学术,偶尔风月在现代材料科学的研究中,框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可调控的多孔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框架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和氢键有机框架材料。这些材料在结构多样性、孔隙率的 ...
有机半导体,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尤其是在柔性化、大面积、低成本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被认为是引领信息科技的颠覆性创新技术、“未来柔性电子技术的核心材料”,已经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晶体管和激光器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 ...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卫生系统面临重症患者过载难题。研究人员开展 “开发并验证重症 COVID-19 院际转运患者死亡率预测模型” 的研究,得出 MATER 评分可有效预测死亡率的结果,有助于在大规模重症救治中进行分诊和转运优先级决策。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评价机构科睿唯安 发布的最新 ESI 数据显示,潍坊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CO2捕获与催化转化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影响因子14.1)发表的题为“Enhancing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with TiO2-Based ...
近年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贺曦敏教授课题组对光响应聚合物的自激振荡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种现象模拟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材料与光的动态反馈实现无线自调控驱动,仅需远程能量输入,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材料的动态往复运动。
这项研究成功制备的工程化仿生基质水凝胶,在构建矿化和血管化骨类器官方面表现出色,为骨组织修复提供了创新策略。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为临床骨缺损治疗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让更多患者受益。相信在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下,骨组织修复领域将取得更多突破, ...
主要从事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在Science、Sci. Robot.、PNAS、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被引用16000余次;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3部;申请专利300余项,已经授权180余项,10项专利实现了转移转化;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了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浙江 ...
未来,研究团队将持续深化镓系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加快推动新型紫外探测器的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在高性能光电探测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工程实践。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2204244、62304227)、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LZ21F040001、LQ23F040003、LQ23F040005)、宁波市甬江引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