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3日 · 白芨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衄血,汤火灼伤,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经脉. 入肺经。 主治. …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是兰科白及属植物,又名白芨、甘根、白给、朱兰、紫兰等。白及植株高18-60厘米,茎粗壮,劲直。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 …
中药白芨专题,介绍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草药白芨的副作用和禁忌,让大家全面了解中药材白芨。
中医书籍《中药学》“白芨”:【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块茎。【性味与归经】苦、甘、涩,微寒。入肝、肺、胃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临床应用】1.用于咯血、呕血、 …
白芨,又名紫兰、苞舌兰、连及草,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日本以及缅甸北部。 花美适合观赏之用,其 球茎 晒干后的名称为白及(又名白芨、明白芨、紫 …
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铃方》) 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本草汇言》) ⑾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济急仙方》) ⑿治手足 …
本品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 (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的塊莖。主產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夏、秋二季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煮至無白心,除去 …
1.《本草衍义》:白蔹、白芨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需而行。 2.《本草经疏》:白蔹,若则泄,辛则散,甘则缓,寒则除热,故主痈肿疽疮,散结止痛。
2016年9月23日 · 白蔹的药方. 1.治痈肿 ㈠白蔹二分,藜芦一分,为末,酒和如泥,贴上,日三。 (《肘后方》) ㈡白蔹、川乌头(炮)、黄芩各等分。 捣末筛,和鸡子白敷上。(《普济方 …
本草衍义 》:“白蔹、白芨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需而行。 2.《 本经逢原 》:“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