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被称为“主体性哲学”,“主体”概念和主客体关系被置于非常醒目的位置。 那么主体与客体(也即“对象”,客体和对象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它们都是西文概念object的译名)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方向性上,主体走向客体,我→物。 更具体地说,人的 实践活动 就是最直观表现。 比如,你根据脑中既有的知识(主体性,意识),通过锤敲修补(实践),雕刻出了一具雕像(对象化的结果)。
主体这个概念,Bruce Fink的The Lacanian Subject这本书有一章讲的非常清晰,这本书我目前正在翻译出版中,其中有几节我之前发出来过,你可以参考一下: ego,self是可以互换的,因为这两个东西都被定位在想象界。
2018年8月1日 · 以及,自然人是法律主体但并不是会计主体。 报告主体是根据报告使用者的需求而定的,报告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也可能不是。比如你买一个公司的分公司,你需要的是这个分公司的报告,这时候报告主体是分公司,但并不是法律主体。 这三者确定的依据不同。
需要大家配合签署一份新主体的劳动合同,同时还有一份跟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同样需要大家的签字。 人力资源会告知大家,相关安排仅仅是内部调整,所以职位、薪资、工作内容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家放心签字即可。
福柯的“主体化”是与“话语”“知识”和“权力”关系分不开的,主体化在话语的形成和权力关系技术的运作中得以形成,话语和权力成了“主体”的塑造者,主体是知识和权力关系程序的结果。
302 Found. openresty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是三证合一或者五证合一码,其中有组织机构代码(第9-17位)和税务登记证号码(第3-17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1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9位)和校验码(1位)5个部分组成,并对涉及到的组织 …
互联网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种类型的组织和个体,在互联网上共同参与信息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2、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平台,主体可以自由地获取、分享和传播信息,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
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 马元龙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认识你自己。 ”这句镌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前殿墙上的箴言像一个神秘的召唤已经回响了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