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_百度百科
李渔(1611年—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李渔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漁十分欣賞她的表演天才,僱用一位老優教她歌曲,歌藝突飛猛進,並能教導李漁其他妾侍唱曲。1667年,李漁又獲贈王再來,她也學習唱歌,善於扮演男角。李漁單獨出行時,也有買女僕做伴的習慣 [1]:74-75 。1660年,長子李將舒出世,次年二子李將開出世 ...
李渔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渔(1611年9月13日—1680年2月12日) [1]:32、90 ,原名仙侣,号天徒,字谪凡,于1646年自名渔,取号笠翁,字笠鸿。又号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觉世稗官、觉道人、十郎等,浙江 兰溪人 [1]:1、32 。
李渔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漁文集《閑情偶寄》立意新穎富有個性,討論生活情趣,範圍廣泛。李漁也是戲劇批評家,詳論戲曲的寫法直至實際表演之事,其戲曲之論乃建立於經驗基礎。李漁在世時作品甚為流行,婦孺皆知、老嫗能解。
李渔 - 中华典藏
李渔(1611—1680年)清初小说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字笠鸿,一字谪凡,后字笠翁;号觉世稗官,别署笠道人、新亭樵客、随庵主人等。兰溪(今属浙江)人。李渔生于如皋,自幼聪慧,“少壮擅古文诗词,有才子称。其作诗文甚敏捷,求之可立待。
李漁《肉蒲團》各種版本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李渔: 窥词管见: 清: 李渔: 笠翁诗韵: 清: 李渔: 连城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 清: 李渔: 风筝误传奇: 清: 李渔: 凰求凤: 明: 李渔、沈心友: 四六初徵: 清: 李渔: 四六初徵: 李渔编: 奈何天: 清: 李渔: 尺眚初徵: 清: 李渔: 无声戏小说: 明: 李渔: 笠翁一家言全集: 明: 李渔 ...
李渔简介 - 国学荟
李渔56岁时应邀远游西北,得平阳(今山西临汾)地方官赠予他乔姬,虽年仅13岁,但聪慧过人,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天份,经教唱演习,成为李氏家班的有名的旦角。乔姬学唱,记忆惊人,领悟极快,师授三遍,便能自歌。
李渔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4年7月18日 · 李渔 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3个义项)
李渔简介、生平_古文学网 - guwenxue.org
2022年8月20日 ·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
李渔 - 虚阁网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李渔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崇帧十年(1637),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